馬鈴薯應對暴雨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作者: [蒲正斌] 文章來源: [糧油研究所] 點擊數:[2714] 更新時間:[2021-08-27]
安康馬鈴薯栽培分高、中 、低山混作區。低山、淺丘、川道區馬鈴薯栽培于春末夏初基于成熟收獲,雨澇洪災危害很小。而中、高山馬鈴薯栽培6-8月正處開花、成熟、收獲不同時期,這期間正是雨季,災害性天氣頻繁,降雨時間長,且降雨集中,雨量大,易發生雨澇洪災等自然災害。故馬鈴薯栽培這時期的防護有以下幾點:
一、栽培方法提倡高起壟壟作栽培。特別是水平地、緩平地要注重壟作栽培及覆土厚度,并保證四周排水溝的暢通。
二、山坡地以小起壟(中度挖窩重蓋土)方法栽培,在地頂頭及中間部位分別開上橫向排水溝。以防大暴雨沖洗,使其薯塊露地影響品質。
三、因馬鈴薯塊莖夏季水泡12-24小時易引起腐爛,故低洼積水地地塊馬鈴薯在接近成熟,預報有長時強降雨情況下提前收獲,以防水泡腐爛。
四、夏季地濕收挖的馬鈴薯薯塊要待太陽照曬半小時左右,晾干水汽,去除泥土、破爛再運至通風干燥的房間薄攤(33-35cm)貯藏。并每10天左右翻檢一次,翻檢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