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學習交流 > 學習園地
當前位置: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學習交流 > 學習園地
一、綠水青山是自然資源與經濟財富的統一
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黨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補充完善和升華,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基礎。習近平的生態文明思想將生態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有機結合,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基石,對提高人民福祉,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起源,是2005年在任浙江省書記時考察吉安縣,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斷,安吉是白茶的故鄉,由于在山上發現了兩棵春季嫩葉發白,成熟時又白綠相間的茶樹,1982年,安吉縣科技人員經過考察發現該品種,并引回進行了繁育,經測試,其氨基酸含量比一般綠茶高1-2倍,達到6-7%,茶多酚高達11%,制出的茶評比得分高達99分以上。
就這個白茶品種的發現和利用,安吉縣經過10余年的發展,到1996年才發展到1000余畝,2017年達到17萬畝,總產值達到25億元,帶動了20余萬人口,人均收入5000余元,安吉白茶成為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我國茶葉界獨樹一幟。另外,臨安的山核桃、冬筍資源的產業化開發也自成體系,富有特色,帶動了特色產業發展,衍生出了農耕旅游的發展,成為把綠水青山辦成金山銀山的典型,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起源地。
2020年4月21日,習總書記來安康視察茶葉產業,當他看到鳳凰茶山上優美的生態環境,興旺的茶產業景象,人與自然和諧相存,感慨萬千,做出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新論斷。在習總書記的眼中,這是一座金山銀山,是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靠山,依托這座山,依靠這樹茶致富、興業,使人民幸福安康,平安順利;鳳凰茶山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的成功范例,是自然財富轉變為經濟財富的偉大實踐。所以,“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人山論”是“兩山論”的升華與發展,是兩山論的結晶和成果。
二、安康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貫徹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所取得重大成果
2015年,習總誰來陜視察時指出,要大力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之路,在農業基本條件十分惡劣的秦巴山區,走出了依靠自然資源,依托科技創新,發展特色生態產業的成功之路,富硒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等綠色產業已成為我市經濟騰飛的新引擎。在農業方面,緊扣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不動搖,抓住特色優勢資源,咬住生豬、茶葉、魔芋、核桃、水產等五大產業,凝心聚力,久久為功,成功打造了獨具安康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帶動安康經濟走上了快車道,實現了綜合考核6連優。
三、生態文明思想為農業科研指明了方向
安康是農業生產條件很差的地區,存在著土地和勞動力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兩大困難,如何發展現代農業成為擺在農業人面前的重大課題。多年來,在農業如何發展問題上走了不少彎路,沒有形成定力,造成農業產業發展徘徊不前,游走不定。我院作為全市農業科研機構,如何引領全市農業發展是我們的重要課題。長期以來,由于對自然資源的認識不足,科研工作一直沒有抓住關鍵,沒有把握準方向,使農業科研在產業中的作用沒有很好發揮出來。通過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尤其是“兩山理論”的學習,使我們受到了啟發,明確了科研方向,生態文明思想為我院樹立正確的科研方向提供了理論指導。對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調整科研方向,轉變科研方式。我們緊緊圍繞富硒產業,緊扣最關鍵的新品種、新產品,狠抓主導產業的關鍵性技術研究,傳統產業的現代技術研究,新興產業的基礎研究,科研工作走出支持主導產業,兼顧企業需求,培育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之路。
2、端正技術路線,實施關鍵突破。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就是實現生態保護與社會發展、人民富裕的和諧發展。過去,我們在研究的技術路線制定上,多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砍樹挖地造成水土流失,引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大量施入化肥,造成土壤環境惡化;頻繁超量使用農藥,造成農田動物、植物、微生物種群嚴重失調,病蟲害處在爆發狀態;農產質量下降,農藥等有害物質殘留增加,人民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兩山論”和“人山論”,為我們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院科研課題就是貫徹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結果,所有課題都圍繞特色資源開發、綠色生產技術、減施化肥農藥、增強作物自養能力等生態思想來設計科研項目的技術路線,如安康地方優良品種資源的開發方面,重點在道地中藥材、獼猴桃、金錢橘、獅頭柑、荷包杏、洋火姜、神仙樹、八月炸等方面進行品種選育、馴化栽培,盡最大可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在綠色生產方面開展了魔芋的生物多樣性栽培、生態獼猴桃種植、中藥材連作障礙、生物菌+有機肥、水稻輕簡化、馬鈴薯反季節栽培、茶樹綠色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食用菌的仿生栽培等等生態化的科研項目,利用生態理論,解決化肥、農藥的超量使用,為產業發展提供綠色技術。同時,我們把生態文明思想貫穿到產業發展中,對漢陰獼猴桃產業提出了生態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思路,并為此制定了漢陰縣生態獼猴桃建設技術規程,該規程已經得到省市場管理局立項,作為2020年省級標準。在茶葉產業中,推廣光誘、性誘、粘板、負壓、耕作等非化學農藥的組合防控,把農藥使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時加大茶葉的原料的綜合利用,提出了突出開發明前高端綠茶,重點開發明后及初夏紅茶,適度發展夏秋季黑茶及白茶的思路,對我市富硒茶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科研上,圍繞旅游和康養產業,從食藥兩用、藥食同源、生態富硒三元合一上入手,研究發展功能農產品生產及加工技術。
四、生態文明思想,促進了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打破了在山區發展現代農業的兩難思維,吸取上世紀末學習湖南懷化山地開發的教訓,促使我們把科研的著力點放在了山地農業的可持續開發上, 經過不斷實踐,取得了許多突破。新品種選育大踏步前進,近5年來,作物育種全面開花,共有15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了審定、鑒定,包括水稻、玉米、馬鈴薯等傳統育種及魔芋、香菇、獼猴桃等新興育種,7個品種申請了植物新品種保護,目前還有10個新品種正在參加各類區試,明年有望通過審定或者登記。開展了魔芋、獼猴桃的航天育種,搭載的20克種子一個月前已從太空返回地面,現已下地播種,開啟了我院航天育種新時期。發明專利激速增加,三年來共申請30余項,目前獲得授權3項,通過二審10余項;魔芋育種體系全面建立,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新品種安魔128的選育成功,對破解軟腐病危害和種芋缺乏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隨著系列化新品種不斷推出,我市魔芋產業必將走出困境,實現國內第一的目標。獼猴桃雜交育種體系已經建立,兩個優良新品種已經通過了審定,成為我市自己的果樹新品種,在獼猴桃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黨參、絞股藍、茶樹、蔬菜等育種正在進行中,不遠的將來會成為安康特色農業的核心技術。
科技成果井噴式發展,近兩年來,共有30余個科技項目通過驗收,取得科技成果40余項。
服務產業的能力大幅提升。共建設試驗站10個,試驗基地6個,與50余戶企業保持著長期的合作,與11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天有10個以上企業通過各種方式與我院進行交流。在省級層面上,牽頭著省農業廳的魔芋產業技術體系和省科技廳的省魔芋產業科技服務團兩大省級專家團隊,全院有13名專家被聘為省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1人被聘為省級科技特派員。
五、幾點體會
通過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來陜視察的講話精神,結合安康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成就及本人多年的實踐、思考,使我對安康發展農業的信心更足,體會如下:
1. 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斷是解決我市農業發展的思想基礎,按照這一思想發展農業的路子更寬,條件更優,市場更廣。
2. 發揮自然稟賦優勢,發展高效特色生態功能農業,是山區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
3. 用生態文明思想指導科研工作,用農業生態知識破解農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性問題是我們農業科技工作的法寶。
4. 堅持不懈的走科技引領特色產業發展,關鍵在于培養安康自己的人才隊伍,發揮自身人才的核心作用。
總訪問量人次
技術支持:安康德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915-3616584 地址:安康市漢濱區恒口大道1號 郵編:725021
備案編號:陜ICP備09005660號